做一个温良的人
亲爱的欧阳同学:
前一段时间看了《觉醒年代》这部剧,深受启发,于此处有一词为本文之要:“温良”。
剧中,辜鸿铭教授是这样讲:
美国人博大、纯朴,但不深沉;
英国人深沉、纯朴,却不博大;
德国人博大、深沉,而不纯朴;
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,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,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;
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。
也正因如此,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 “温良”,那种难以言表的 “温良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,隐藏着他们 “纯真的赤子之心” 和 “成年人的智慧”。
中国人 “过着孩子般的生活 ———— 一种心灵的生活”
“与其说中国人的发展受到了阻碍,不如说它是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”
一个 “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” 的民族。
这个 “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” 的民族,对于抽象的、刻板的科学技术当然是没有兴趣的。
当我在看剧的时候,听到这个词是深深的震撼的,它像是一个暴击,当头棒喝。
我并不想过多深挖 “温良” 这个词的含义,我只想谈谈为什么我会如此深有感触。
想必你能长大成人,一定有很多人、很多事告诉你需要做什么样的人,如何处理问题。比如:
勇敢热情、充满梦想、坚持不懈;
人争一口气,佛争一炷香;
人善被人欺;
“中庸” 之道;
客观、学会用怀疑和辩证角度看问题;
不用表现太努力,这样不合群;
要学会适应环境,学会保护自己;
道不同不相为谋;
克己守正,不逾矩;
...
几年前,刚步入社会,被灌输很多,父母、朋友、同事、陌生人...
但当你有很多指导思想的时候,你会在信念上有分裂感,而且你会发现很多做法是互相矛盾的。
往往在有限的时间下,你很难快速的给出解决方案或者做出选择,更别谈从心出发。
恰好 “温良” 这个词出现了,它给我震撼的原因是包容性。
它给我一种感觉,以后遇到任何事情,只要能想起这个词,我就知道怎么做了。
下面谈谈我对 “温良” 的直接理解:
1、温和、良善
2、自信、平等
温和、良善是一种外在表现,自信、平等是这个词内在的精神。
很多理念看似纯正,却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先决条件:
能力强才会做好(能力越大责任越大);
长辈才能对晚辈说教、他只是个孩子(尊老爱幼);
有钱才能享有更多(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);
努力才配收获(天道酬勤);
中庸之道、君子之要、圣人之学也要有一定影响才能受之。
当你处于弱势或优势如何坚守自己,不迷失我们心中向往的道路。
吾以为,普通人也能享有健康和伟大的思想,是 “温良”。
承认了普通,才觉得 “温良” 一词之可贵。
以后,不论面对父母、妻子、儿女、老师、同学、上司、下属、同事、朋友、
清洁工、小贩、“坏人”、“好人”、穷人、富人、仰慕者、嫉妒者、仇恨者、牛鬼蛇神等,
你不会感到愧对、不好意思、尴尬、逃避、枯燥、无趣、憎恨、可悲、愤懑、懊恼,也不会
伪装自己、违心行事、虚荣、骄傲、自满、不顾他人感受、不再复杂、不再焦虑、不再迷茫,
都能不卑不亢、温和、自然的说出:你好。
希望 “温良” 能一直给我生活以指导,我会将其作为我信仰的一部分。
从今往后,你要做一个温良的人。
愿善待自己,愿善待他人!
欧阳Boy_Petter
邀请标记你的阅读体验😉 | →